玉门:村企联手“链”出亿元产业 解锁共富“蜜”码
玉门:村企联手“链”出亿元产业 解锁共富“蜜”码
玉门:村企联手“链”出亿元产业 解锁共富“蜜”码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日电 (贾雨君 盛纹颖 王雨晨)玉门市(yùménshì)花海镇(zhèn)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,按照“党建赋能、支部引领、基地带动、产业(chǎnyè)兴旺”的(de)发展思路,着力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、党员聚在产业链上、人才育(yù)在产业链上、群众富在产业链上,实现农户、村集体和(hé)企业“三方共赢”,让蜜瓜产业成为百姓和企业都能尝到甜头的“甜蜜产业”。
图为工人们对蜜瓜(mìguā)进行包装。 玉门融媒体中心供图
建立党建联盟,变“单打独斗”为(wèi)“抱团发展”
聚焦蜜瓜(mìguā)产业优势,该镇将基层(jīcéng)党组织、金融(jīnróng)、企业、农户等分散主体整合为利益共同体,以黄水(huángshuǐ)桥村、金湾村党支部为核心,由镇党委牵头组建党建联盟。支持玉珑(yùlóng)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(hézuòshè)与华南农大专家团队合作,培育本土(běntǔ)技术员超300人,夯实人才保障(bǎozhàng);协调玉门市农商银行花海支行加强政银企合作,为金湾村、黄水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各贷款200万元,支持其以入股(rùgǔ)形式同玉珑合作社共同建成占地8000平方米,总投资1000万元的蜜瓜网套袋标准化生产厂,配置生产线(shēngchǎnxiàn)12条,形成集包装设计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蜜瓜产业链服务体系。截至(jiézhì)目前,公司产品远销新疆(xīnjiāng)、内蒙古、宁夏、河南、云南、海南等地,辐射服务全国20余个蜜瓜产业园区,2024年(nián)公司实现销售额1200万元,带动8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,人均年增收1万元,村集体经济同比增幅达100%,真正实现了“产业链条有延伸、集体经济能壮大、群众务工有岗位(gǎngwèi)”的“众赢”目标。
整合要素资源,变“沉睡(chénshuì)资源”为“发展资产”
该镇敏锐捕捉滴灌带、水肥一体化等农业设施市场需求,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江锦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鼓励各村(gècūn)(cūn)把握(bǎwò)机遇,加强(jiāqiáng)村企合作(hézuò),积极盘活(pánhuó)闲置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。金湾村盘活并转租废旧(fèijiù)厂房给该公司,其(qí)租金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;黄水桥村盘活并转租温室13座种植高品质辣椒苗,其租金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;南渠村向该公司注资70万元,购置滴灌带生产线1条,并成立农资销售公司和农业服务团队(tuánduì),代理销售该公司产品,与公司按(àn)约定比例分红,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增长20%以上。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引入市场主体合作,激活资产价值,花海镇各村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与产业升级双赢。
图为(túwèi)花海蜜瓜产业园的“玉菇”蜜瓜。 何明洋 摄
健全联结机制,变(biàn)“各逐其利”为“互利共赢”
该镇摒弃(bǐngqì)“耕好各自一亩三分地”的(de)传统观念,通过“1+1”“1+N”等方式推动各村(gècūn)产业联促、项目(xiàngmù)联建,以政府(zhèngfǔ)投资与合作社自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产业示范园区,引导5个村党支部(dǎngzhībù)联合成立玉门市花田蜜海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,积极争取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(zhènxīng)补助资金500万元,建成壮大(zhuàngdà)村集体经济钢架拱棚500亩,高标准日光温室100座(zuò),委托玉珑合作社实行“技术指导+土地托管+统防统治+经营销售”全程托管服务,使蜜瓜“种管产销”更加规范化、规模化。通过入股分红、订单(dìngdān)农业、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,每年就近吸纳务工群众2000余人,人均年增收6500元,村均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。
截至目前,花海镇蜜瓜种植面积过万亩,年销售收入达1.3亿元,村民人均可支配(zhīpèi)收入达到2.8万元,实现了集体经济壮大、企业效益(xiàoyì)提升、村民增收致富“三方(sānfāng)共赢”的良好局面。(完)
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日电 (贾雨君 盛纹颖 王雨晨)玉门市(yùménshì)花海镇(zhèn)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,按照“党建赋能、支部引领、基地带动、产业(chǎnyè)兴旺”的(de)发展思路,着力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、党员聚在产业链上、人才育(yù)在产业链上、群众富在产业链上,实现农户、村集体和(hé)企业“三方共赢”,让蜜瓜产业成为百姓和企业都能尝到甜头的“甜蜜产业”。
图为工人们对蜜瓜(mìguā)进行包装。 玉门融媒体中心供图
建立党建联盟,变“单打独斗”为(wèi)“抱团发展”
聚焦蜜瓜(mìguā)产业优势,该镇将基层(jīcéng)党组织、金融(jīnróng)、企业、农户等分散主体整合为利益共同体,以黄水(huángshuǐ)桥村、金湾村党支部为核心,由镇党委牵头组建党建联盟。支持玉珑(yùlóng)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(hézuòshè)与华南农大专家团队合作,培育本土(běntǔ)技术员超300人,夯实人才保障(bǎozhàng);协调玉门市农商银行花海支行加强政银企合作,为金湾村、黄水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各贷款200万元,支持其以入股(rùgǔ)形式同玉珑合作社共同建成占地8000平方米,总投资1000万元的蜜瓜网套袋标准化生产厂,配置生产线(shēngchǎnxiàn)12条,形成集包装设计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蜜瓜产业链服务体系。截至(jiézhì)目前,公司产品远销新疆(xīnjiāng)、内蒙古、宁夏、河南、云南、海南等地,辐射服务全国20余个蜜瓜产业园区,2024年(nián)公司实现销售额1200万元,带动8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,人均年增收1万元,村集体经济同比增幅达100%,真正实现了“产业链条有延伸、集体经济能壮大、群众务工有岗位(gǎngwèi)”的“众赢”目标。
整合要素资源,变“沉睡(chénshuì)资源”为“发展资产”
该镇敏锐捕捉滴灌带、水肥一体化等农业设施市场需求,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江锦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鼓励各村(gècūn)(cūn)把握(bǎwò)机遇,加强(jiāqiáng)村企合作(hézuò),积极盘活(pánhuó)闲置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。金湾村盘活并转租废旧(fèijiù)厂房给该公司,其(qí)租金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;黄水桥村盘活并转租温室13座种植高品质辣椒苗,其租金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;南渠村向该公司注资70万元,购置滴灌带生产线1条,并成立农资销售公司和农业服务团队(tuánduì),代理销售该公司产品,与公司按(àn)约定比例分红,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增长20%以上。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引入市场主体合作,激活资产价值,花海镇各村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与产业升级双赢。
图为(túwèi)花海蜜瓜产业园的“玉菇”蜜瓜。 何明洋 摄
健全联结机制,变(biàn)“各逐其利”为“互利共赢”
该镇摒弃(bǐngqì)“耕好各自一亩三分地”的(de)传统观念,通过“1+1”“1+N”等方式推动各村(gècūn)产业联促、项目(xiàngmù)联建,以政府(zhèngfǔ)投资与合作社自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产业示范园区,引导5个村党支部(dǎngzhībù)联合成立玉门市花田蜜海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,积极争取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(zhènxīng)补助资金500万元,建成壮大(zhuàngdà)村集体经济钢架拱棚500亩,高标准日光温室100座(zuò),委托玉珑合作社实行“技术指导+土地托管+统防统治+经营销售”全程托管服务,使蜜瓜“种管产销”更加规范化、规模化。通过入股分红、订单(dìngdān)农业、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,每年就近吸纳务工群众2000余人,人均年增收6500元,村均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。
截至目前,花海镇蜜瓜种植面积过万亩,年销售收入达1.3亿元,村民人均可支配(zhīpèi)收入达到2.8万元,实现了集体经济壮大、企业效益(xiàoyì)提升、村民增收致富“三方(sānfāng)共赢”的良好局面。(完)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